Skip links

掌握喇叭基本細節與能力 – 了解各種參數意義

喇叭是一套音響最重要的部分,幾乎占有七成重要性。挑選最適合的喇叭,決定了聆聽時的品質。好的喇叭帶你上天堂,不好的喇叭破壞了影視欣賞樂趣。但市面上喇叭品牌、型號族繁眾多,有時難免無從入手。除了親身試聽,去現場實地了解喇叭的聲音個性、取向外,在出發前,從網路上先找到目標待選清單,不失為一個方法。尤其音響一大堆專有名詞,對於新手而言簡直是天書。

如何了解喇叭的性能、適用與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懂喇叭背面標註的參數意義。我們可以從喇叭的基本規格稍微了解到喇叭的基本特性。本文將從「頻率」、「響應」、「靈敏度」等喇叭的基本參數介紹,從外觀大概了解一個喇叭的基本細節,在選購前可以對數據「心中有個譜」,知道喇叭的基本特性,也不致於無從下手,也無法理解店員的介紹。

什麼是分音?為什麼要分音?

簡單了解喇叭分音(Crossover)

所謂分音顧名思義就是把人類可聽到的頻率,從20~20KHz的聲音分成幾個頻段分別送往對應的高、中、低音不同的單體。其原理就是利用電容電阻及電感,將擴大機發出的信號,在某一頻率以上過濾掉(Low Pass Filter,俗稱低通),或以下過濾掉(High Pass Filter,俗稱高通),或上下過濾掉(BAND PASS俗稱帶通),透過高低通的電子電路,將全音域頻率分割為低頻、中頻及高頻的音域。而實現這種高低通的電子電路,我們稱之為分音器。

ARENDAL的ˊ分音網路設計在材料上幾乎都採用訂製零件

由於高、低音單體間,必須有兩者皆可工作的頻率,但又不希望實際發聲時,同一個頻率兩者都一齊「全力」發音,所以就有了分音器的存在。如果拆開喇叭箱,您會看到一些電線及一些被動式零件,例如電容、電阻及電感,而這些零件就是組成這個揚聲器的分頻網路,俗稱分頻器的主要元件。有些製造商是將這些零件焊在電路板上,有些是直接焊在喇叭單體上,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

分音就是為了讓每個單體分工合作

莫里國際 MORY SPEAK

越高階喇叭對於分音越細分,以求在最佳特性範圍內工作,發揮分工組合效果,達到 HI-FI 高傳真的目標,因此了解喇叭的第一個重要部件就是分音器。分音(分頻)器,可以說是喇叭系統的靈魂。分音器依據分音器在訊號路徑上所在的位置,可分為被動分音器與主動分音器,其中所謂主動式分音又叫電子分音。被動分音器位於功率放大器與揚聲器之間,主動分音器則位於功率放大器之前。主動分音器又可根據訊號處理的模式分為類比與數位兩種,數位主動分音器通常能提供除分音以外的功能如:限制、延遲、等化等功能。也有人稱不需外加電源的分音器為被動分音器,這裡說明的就是被動式分音器。被動分音器有顯著的缺點:體積龐大、消耗大量的功率,但成本相對低廉,不過高效能的被動分音器造價很可能比主動分音器來得昂貴,因為能承受高電壓、電流的被動元件非常昂貴。

主動分音器再訊號路徑上的位置在於功率放大器之前,處理的訊號等級也是被放大之前的小訊號;相反地,被動分音器則是處理功率放大器與揚聲器之間的大訊號。但也由於這樣的特性,主動分音器有增加額外雜訊的可能性。

一個理想的全音域喇叭系統,是不需要分音器的,但由於音頻信號的頻譜範圍很寬,所以要使用同一個喇叭單體,來詮釋20 ~ 20KHz的整段頻率響應信號是不可能的,因為一般 12吋以上大口徑喇叭單體,低音特性很好,失真不大,但超過  1.5KHz 的信號,它的表現就很差了;1 ~ 2吋的高音喇叭單體,播放 3KHz 以上的信號性能很好,但無法播放中音和低音信號。不過雖然分音的目的達到了,但分頻器內部的被動原件,卻也消耗掉擴大機的輸出功率。現實上反而通常是分音越細,定位越高階。

分音器到底提供什麼樣的功能?

在專業技術上,我們可以稱分音器的功能主要有「提供斜率與分頻點」,及「控制阻尼係數」二項功能。

提供斜率與分頻點

斜率指的是頻率每升高八度音程所衰減的幅度。以一個分音高、低音頻的兩音路喇叭來看,分音器就是設計讓喇叭的高、低音單體以我們希望的斜率衰減,這時候便交會出一個分頻點(Fx),讓單體各自在表現最佳的區域內工作,發出理想的聲音。

控制阻尼係數―即Q值

分音器讓不同頻段重疊部分的頻率響應更為平坦,此外更重要的是,分音器具有相位等化(修正相位)的功能,能讓整個系統阻抗更容易受控制,相位表現最佳化。依據經驗,Q值低較佳,在0.5時最為恰當,不僅重疊部分的波動幅度最小,分頻點的相位也會趨近於0度。但Q值過低,頻率會衰減得過早,而減低高階分音的效果。

分音器的設計與類型

一般來說,分頻器包括三個基本參數:

  1. 分頻點( Crossover Frequency):分音器的分頻點。
  2. 路(Way):就是所謂分頻器的”路”,也就是分頻器可以將輸入的原始信號分成幾個不同頻段的信號,我們通常說的二分頻、二路(Two-Way)、三分頻、三路,就是分頻器的路。
  3. 階(Order):也稱類。

分音器本質上就是幾個高通和低通濾波電路的複合體,而這些濾波電路的數量,就是所謂的路。若以濾波器的頻段數量來分類分音器,通常會以「N音路」的方式來表明,例如:二音路揚聲器的分音器,由低通濾波器與高通濾波器組成;三音路則是低通濾波器、帶通濾波器、高通濾波器。四音路的揚聲器並不常見,因為分音器的設計複雜度過高,且整體的聲學表現不見得較二、三音路者為佳。

但是在每一個濾波電路中,還有更精細的設計;換句話說,在每一個濾波電路中,都可以分別經過多次濾波,這個濾波的次數,就是分頻器的階。通常我們用多少「階」分音來設計,一階分音表示每八度音程衰減6dB(-6dB/octave),二階是每八度音衰減12dB(-12dB/ octave),依此類推,四階分音則是每八度音衰減24dB(-24dB/ octave)。即階數愈高,衰減愈快。

一個完整的分音器敘述應該是「雙路分音器,高低頻皆採用二階濾波Second Order(12dB/ octave)Two-way Crossover」。

莫里國際 MORY SPEAK

喇叭規格會標明分音設計,例如二路分音、三路分音等。另外由喇叭外形也可以大致分辨出來。簡單來說,兩個單體就二路分音、三個單體就三路分音。不過有時就並不是這麼簡單,例如很多中置喇叭都有三個單體,不過就只是二路分音:中間是高音、兩邊兩隻是中低音單體;又或者一些高階落地式喇叭,會有兩組中音或兩組低音單體,甚至會有更多「重複」的單體來提升音質、增加輸出。越高階的喇叭通常分音就愈細緻,而且單體通常也愈大。

一階分音器

一階分音器具有20 dB/decade( 6 dB/octave) 的分頻斜率,在輸出端有 90°的相位誤差,而高通方面它與輸入信號有正 45°的誤差,而在低通方面有負45°的誤差,在分頻點的頻率附近或有這樣的誤差。

一階分音器被許多音響發燒友視為理想的分音器,因為這類分音器在暫態響應良好,亦即在濾波器的導通帶當中,頻率響應與相位響應非常平坦;此外,它使用最少的電子元件完成分頻的工作,產生的損失相對較低。不過,也因為一階分音器的分頻斜率低,在導通帶以外也保留了更多我們不想要的訊號。如此一來,低音單元容易接收到在分頻點以上的高頻成分、產生較大的失真;高音單元容易接收到在分頻點以下的低頻成分,除失真外更可能因此損壞。

實際應用上,採用一階分音器的揚聲器系統不容易設計,因為必須配合頻率響應非常寬闊的揚聲器單元, 且較低的分頻斜濾使得單元之間的干涉更加明顯,也就是揚聲器的離軸頻率響應將有劇烈變動。

二階分音器

第二階分音器的零件剛好是第一階的兩倍。二階分音器具有40 dB/decade(12 dB/octave) 的分頻斜率,兩倍的零件造成更多的 90°旋轉,因為它是一個更陡峭的衰減。這個意思就是說,在分頻點上有 180°的誤差,它是以 12dB 做為分頻斜率。12dB 的分音器一般都應用於汽車音響,一般的喇叭也適用此種分音方式。

這類分音器在被動分音器中最為常見,因為它在設計複雜度、頻率響應與高音單元保護性當中取得了合理的平衡。當揚聲器的所有單體在擺放時對齊,二階分音器與所有的偶數階分音器都能夠提供對稱的極性響應。

第三階和第四階分音器

第三階分音器零件更多,當然它的相位誤差也更大。它是以 18dB 做衰減,具有60 dB/decade(18 dB/octave) 的分頻斜率。高通與低通有 270°的相位誤差。而第四階分音器則是以 24dB 斜率做衰減,具有80 dB/decade(24 dB/octave) 分頻斜率,高通與低通有 360°的相位誤差。這類分音器則可確保低頻部份遠離高靈敏度的高音喇叭,使音場更深,尤其24dB 低音,您可以感覺更深的低音。分音器的設計須要儀器測試,不是自己可以任意改變的。

三音路分音器

採用高階分頻的好處在于其濾波衰減斜率更大,分頻效果更好,而且也有利于設計分頻補償電路(因為並不是”分”得越徹底越幹凈的分頻器就是好分頻器,理論上說,分頻後的兩個信號曲線在疊加之後,與原曲線完全一致,這才是真正的好分頻器)。

分音器的基本判斷

分音器能完全決定喇叭聲音的走向,因此分音器的設計相當重要。如何設計一個良好的分音器?首先要根據單體的特性曲線,選擇最佳的頻率段,進而決定喇叭的分頻點,此外,還要依據高低音單體的效率與阻抗,來設計出最適合此音箱與單體的分音器。

在家用的領域上,分音器的設計是儘可能使喇叭擁有最平坦的頻率曲線。但在專業的領域上則不然,例如在舞廳的喇叭,為了使喇叭能擁有強勁的力道,因此分音器在中低頻段上會特別的加強。另外,分音器的設計也會影響喇叭的效率,當使用的零件越多,相對也會減少喇叭整體的效率。

綜上來說,購買時應該先了解揚聲器採用了哪種方式的分音,是二階、三階或其他設計,有時候廠商會特別在行銷上說明採用了良好材料的分音網路,這些將有助於喇叭的表現。

了解單體規格的組合與配置

另一個從喇叭的規格列表當中可以了解到的重要項目,就是用到的單體組合(Drive Units)。書架式喇叭較常採用二路分音設計,配備高、低音單體;落地式喇叭就多數採用三路分音,有高、中、低音三個或以上的單體。而衛星喇叭或者入門多媒體喇叭,就多都只是一個單體。

ARENDAL 1961系列喇叭。多款揚聲器中採用了兩個到五個的單體。

值得留意的是單體的大小,通常愈高階的喇叭會擁有愈多、愈大的單體。例如兩個或以上的中、低音單體,讓中頻或者低頻的輸出與控制力更好。而直徑愈大的單體,理論上低音的下潛越好,振幅可以愈強,可以輸出的聲壓也愈大。不過這些當然都要與振膜、驅動電路、分音等組件配合良好。因此單體大小有參考價值,不過並不是絕對的指標。以高音單體為例,半吋、1吋、1½吋都是常見尺寸,4至 6 吋就常見於中音單體,低音則是 5 至 10 吋較常見。

重現高低音的能力:了解頻率響應

重現高、低音能力指標

喇叭規格當中,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就是「頻率響應(Frequency Response)」,簡單來說就是喇叭播放音樂或者聲效時,可以重現到「適當音量」的聲音頻率的範圍。

一個頻率範圍標示為50Hz-20KHz的喇叭,所能產生的最低頻率聲音為50赫,而最高頻率聲音則為20千赫。就其他音響器材,如唱盤、錄音座、或擴大機而言,也常以此等頻率範圍的標示方式,顯示音響處理音訊的能力,而將之稱為頻率響應。舉例來說Audio Research LS1型擴大機即將頻率響應標示為1Hz-100KHz,代表此型擴大機能平順的處理並輸出由1赫到100千赫範圍的音訊。

若一個書架喇叭標示的頻率範圍是60Hz~20KHz±2.5dB。其中60Hz代表音箱在低頻方向的伸展值。這個數字越低,代表音箱的低頻響應就越好;20KHz則表示該音箱可達到的高頻延伸值。該數字越高,表明該音頻特性越好。

而後綴的±2.5dB則表示上述該段頻率範圍的失真度大小,失真度越小,頻率響應曲線就會比較平坦。一些音箱標註的失真度是±3dB,其頻率範圍應會變得寬一些。有的音箱不標明該指標,頻率延展範圍就會變得很寬。如果不註明失真度正負2.5分貝,頻率範圍就可以標成40Hz~23KHz。

若不標註失真度的頻率範圍是製造廠商的問題。如果廠家明知故犯,只能猜測其可能居心不良,有意欺矇消費者,同時也說明該音箱指標不規範,廠家對自己的產品缺乏信心,很難讓人放心選購。

大部分喇叭其實可以輸出頻率響應之外的音頻,這個更大的音頻範圍就叫做「頻率範圍」(Frequency Range,FREQ RANGE),通常是指音壓衰減到 -6dB 之內的頻率。落地式喇叭由於擁有較大的單體,所以低音通常可以「潛得更深」,低頻可能由 20Hz 甚至更低的頻率起跳;而書架喇叭則比較常見由 50Hz、60Hz 等起跳。喇叭可以重現的音頻當中,通常頭同尾(超低頻及超高頻)的輸出(音壓)都會衰減得很厲害,所以並不算入「頻率響應」(Frequency Response)的範圍,不過就依然可能是「頻率範圍」(Frequency Range)。

有青才敢大聲:靈敏度

常有人以喇叭的承載功率來判定喇叭所能發出的音壓,但事實上這並不正確,應該是要先看喇叭的靈敏度(Sensitivity)才對。什麼是音箱靈敏度?簡單白話就是在輸入一定功率的信號後,音箱所能夠發出的音量大小。靈敏度愈高的喇叭,在功放同一個輸出之下音量愈大。

同一功率之下更大音量

莫里國際 MORY SPEAK

當兩支不同效率的喇叭,輸入相同的瓦數時,靈敏度較高的能獲得較大的音壓。因此,就算靈敏度低的喇叭擁有較大的承載功率,但其最大音壓未必能大過高靈敏度但承載功率較小的喇叭。

現有的有源音箱一般採用db/w/m作為音箱靈敏度的單位,也就是說,在有源音箱中的揚聲器系統中,輸入1w(或者 2.83Vrms @ 8Ω)的功率,在其正前方1m處測試聲壓的大小。有的以輸出 1,000Hz音頻然後量度,有的則以輸出 300Hz 至 3kHz 的平均值來量度。大部分喇叭在這個條件下面會量度得 80dB 至 90dB 的聲壓,通常 88dB、89dB 以上算是靈敏度高,85dB 左右算是中等,82dB 以下算低

靈敏度的數值,是通過 1W 輸入之下,在離喇叭正對住的聲效軸心1米距離量得的聲壓,通常在 80dB 至 90dB 之間。

靈敏度是音箱最重要的指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音箱應該選配什麼樣的功放,需要多大的功率去推等等。大多數監聽級家用音箱的靈敏度均在86-92dB之間,對同一台功放而言,在同等音量下靈敏度越高,意味聲音越大,音箱對功放的功率要求就會越低。通常你會聽到人們常說:這對音箱比較好推,就是這個意思。很多卡拉OK、PUB或舞池用的專業音箱靈敏度都超過100dB,這會讓人感覺去唱卡拉OK時聲音非常清亮,而且毫不費力就能獲得很大的音量。

高靈敏度喇叭有許多的好處,除了只需搭配小瓦數的擴大機,還有能擁有較多的細節,較寬廣的動態。和低效率喇叭相比,高效率的喇叭在小音量時,依然能保有全頻段的細節,相對於低效率喇叭可能只剩下中頻段的聲音,必須將音量開到某個音壓才能獲得較佳的解析。因此對於現今流行的家庭劇院系統,其特別強調高動態及高解析的音質,如果能選擇靈敏度較高喇叭,將會是最佳的選擇。

但要注意的是,實際上並非靈敏度越高越好,靈敏度超過92dB的喇叭通常都是振盆比較輕薄的金屬盆、PP盆之類,這類的材質設計也會導致功駕馭喇叭的控制力受損,從而導致音質偏薄、偏亮、偏誇張、偏硬朗,少了許多音樂的細節和韻味,不大適合作HI-FI鑒聽用。

而許多聲音厚實柔和且充滿音樂味的名牌音箱通常靈敏度都比較低,如英國皇牌ATC、義大利名琴、卓麗等頂級喇叭的靈敏度僅82dB。大多數鑒聽級家用音箱的靈敏度均在86-92dB之間,這類音箱往往需要輸出電流極大的巨無霸功放,才能讓喇叭運作在理想線性區域。例如平時功放用開 50% 音量剛剛好,換了一對靈敏度更高的喇叭,50% 音量就可能太大聲。

阻抗與承載功率

阻抗(Impedance)的概念同電阻相似,是喇叭電路入面電阻、電容、電感等對於交流電(AC)的「阻力」。喇叭較常見的阻抗數值有 4Ω、6Ω、8Ω等等,阻抗愈低,同一功率之下對電流的需求愈大,除了對功放是負擔之外,亦會影響音質。現時很多功放都可以對應 4Ω、8Ω等不同阻抗。喇叭背面通常都會標示喇叭阻抗、可以接受的最高輸入功率。

Denon AVR-2400H 支援 4Ω 到 16Ω
許多擴大機可以對應不同阻抗的喇叭,圖中是Denon AVR-2400H 支援 4Ω 到 16Ω
大多數揚聲器都會在背板的銘牌上標示額定的阻抗值提供使用者作為參考。

而承載功率(Power handling)則用多少瓦來表示,是選配功率放大器時的重要參考依據,該指標並不能說明音箱質量的好壞。例如一對音箱的承載功率標註為10~200W,即說要推動該音箱所需的功放至少要具備10W以上的輸出功率,但不能用大於200W以上的放大器作滿功率輸出,否則可能有燒箱之慮。

喇叭是透過擴大機輸出才能發出聲音,也就是推動該喇叭的功率。喇叭與擴大機之間第一個要注意的是阻抗的匹配,再來才是承載功率:瓦數是否足夠的問題。擴大機輸出功率低於喇叭承載功率,會有擴大機推不動喇叭、聲音失真的問題,但若擴大機阻抗大於喇叭阻抗,那就可能有毀損的問題。因此選購喇叭時,要注意搭配的擴大機規格,以確認喇叭是否適配。

好的音響提供了多種阻抗,阻抗一般以8Ω為其標準值,大多數二音路書架喇叭的阻抗值均為8Ω,多單體多分頻的落地式音箱也有6Ω、4Ω的。阻抗值越小,需要推動的電流就越大,要求的功放功率也相應高一些。家用音箱選用8Ω阻抗較容易搭配適合的擴大機。

而承載功率在一般而言,家用音箱絕不會有推不動之虞,只有好不好推,推好推壞的問題,200瓦以下的承載功率對一般家庭的使用已是大大有餘了,不刻意追求過高。

以貌取人:音箱板材的判斷

音箱板材要評估單體的特性,來選擇適用的板材。例如單體本身在低頻的能量較不足時,便必須採用『質輕而堅』之板材,使單體容易藉由音箱共鳴,發出較多量感的低頻,來補足單體的缺點。因此不是板材『薄』的喇叭就一定差,硬的像石頭的聲音就會最好。這都必須根據單體的特性,來選用最適當的板材,使聲音達到最佳的平衡點。

一般音箱板材可分為兩類:

原木(非合成木):指未經處理的木板。其密度為非均衡的質材,簡單來說,就是以手敲打原木板的每個部份,並無法獲得相同的聲音。因此在生產音箱時,每支喇叭在聲音及品質上均較難掌握。除非原木能夠在初始加工處理時即得到極為精密的控制與要求,否則還是只以其美麗的木紋做為外表裝飾較為適合。

『合成木』:先將木材以化學藥劑處理,使其有防水或防蛀等功效,再由高壓處理完成。例如:甘蔗板(易因潮濕而損壞)、密集板(MDF)、夾板、防水夾板(具防潮處理)及鋼琴用夾層響板(質堅且密度最高)。合成木本身的密度非常均勻,品質也相當一致,且在聲音共鳴的特性上也非常的好,因此對喇叭系統的開發及量產較容易掌控。

此外,音箱板材也常因用途上的需求而有其特別的要求,例如演唱會的喇叭,由於大部份都在戶外使用,因此為防止雨水的淋濕而造成喇叭的損壞,通常會採用具有防水功能的防水夾板。還有像是為了搬運方便,必須採質輕的塑膠材料,以減輕時常搬移的工作量及碰撞時對喇叭的傷害。

音箱結構的設計對於喇叭用途也有關係

音箱結構的設計,對於喇叭的整體效率、音色取向皆有重大的影響。然而受到使用的用途所影響,在結構的設計上也就大為不同。例如在專業的演唱會裏,便會有低音號角式喇叭,其藉由號角的形狀,將低頻輸送至遠的距離。接下來,我們將以家用與專業的角度來剖析一般常用的音箱結構。

家用音箱結構常見有以下的幾種:

反射式音箱

最多的設計方式。當單體振膜發聲時,其聲音打到後板所反彈的聲波,藉由反射導管將反相的聲波傳遞出來。其反射孔的大小與導管的長度皆會影響低頻的延伸,因此必須根據單體的特性,設計出適合的孔徑與導管的長度,以取得最佳的速度感與良好的低頻延伸。

密閉式音箱

音箱完全採密閉式,雖然能獲得不錯的低頻音色,可是此種設計方式會大大降低喇叭的效率,若要獲得良好的控制力,就必須採用超大功率來推用,否則其低頻的速度感會有遲頓的現象。

背輻式音箱

屬於密閉式音箱,主要多增加一支只有振膜的單體(稱背輻式低音單體),當低音振動發聲時,其藉由空氣來推動背輻式振膜,以增加低頻的延伸。但有效率低及速度慢的缺點。

等壓式音箱

能增加低頻的能量,但密閉式的設計會造成效率較低,且當兩支單體同時發聲時,若聲音有不同步的問題產生,也會影響喇叭的暫態反應。

傳輸式音箱

藉由較長的傳輸管道來增加低頻的延伸,但過長的管道會導致低頻速度慢。

號角式音箱

利用號角擴散性佳的特色,先將低音予以擠壓,再經由號角的擺盪,能將聲音傳送較遠處。在戶外大型的演唱會上,一般的低頻並無法傳送較遠處,因此必須藉由號角的擠壓將低頻傳送出去,使後方的觀眾也能感受到低音。缺點為低頻延伸較差。

被負載號筒式音箱

在音箱內部擁有傳輸管道,以增加低頻延伸,再由號筒將聲音打出去。其比號角式音箱能獲得較多的低頻,且亦能將聲音傳送至更遠處。

耦合(壓縮)式音箱

為兩支單體面對面,當單體發聲時,藉由互相擠壓產生出更低頻率。此外,由於兩支單體皆鎖在音箱裏,因此必須有開口設計在兩支單體的中間。

內行看質量、外行掂重量:掂掂看!

好的音箱大多是以18~25mm的優質MDF板打造、高檔旗艦級音箱則是以紫檀、黃柚之類的超重實木或多層複合膠合板來打造,所以重量非常驚人。往往一對音箱凈重就達五六十公斤。

中低檔大路貨多半採用質地鬆軟的刨花板,仿冒偽劣產品更採用質量低劣的紙膠板,故重量一般較輕。音響界常有「內行看質量、外行掂重量」之說。重的音箱肯定比輕的音箱要好些。但要警惕不良商家在箱體底部灌沙石水泥增重以欺騙消費者。

敲敲看,回聲聽門道

用指節敲擊箱體上下左右前後障板,箱體各面均發出沉實而輕微的脆響,感覺板材質地堅硬厚實、內部有多根加強筋支撐,箱體結構合理、結實,有多種隔音和防駐波的措施等效果。該種箱體加工成本高、難度大,因而很少有假冒偽劣產品。如用指節敲擊箱體發出「噗、噗」的空響,說明板材太薄,材質質量太差,結構不合理。且內部沒有吸音材料或加強筋維繫,從而導致箱體內有大量漫反射和駐波形成。選購這種音箱,絕不可能獲得好的重放效果。

結論

以喇叭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聲音的表現。當單體、分音器、音箱的用料到達一個水平之後,只要容積和型式設計得當、沒有出現離譜的失誤,發出的聲音可以接受,就已經稱得上是好喇叭,再來才是考量錦上添花的外觀造型設計。

每支喇叭的單體特性都不同,所設計的分頻點也都不同,音箱形式、材質不同,表現出的聲音特性也完全不同,基本上很難有所有類型的音樂都可以完美通吃的喇叭,每支喇叭必定有它表現較好的音樂類型,同樣的也會有表現較平凡的音樂類型,完全取決於它的設計。

當然,較好較差是很主觀的,但有些部分可以很明顯的去感受到,有的喇叭低頻表現軟弱單薄、不適合放舞曲,但它的人聲特別柔美;有的低頻渾厚有力、但中高頻明顯虛掉或是生硬,所以還是要看您常聽的是哪種類型的音樂,然後再去挑選在該音樂類型表現良好的喇叭。

留下評論

姓名*

網站

評論

  1. Dear 小編,

    我覺得你們寫得很好~
    我在進出口公司作事, 也有很多廠商會賣音聲元件和喇叭.
    說實在話, 有經手過很多公司的”工程師”甚至對產品的原理, 結構和相關影響,其實看得出來很外行, 雖然我不是理工專科, 但是很明顯有的工程師都滿口胡說八道. 哈哈.

    能請教個問題嗎?
    如果客戶嫌喇叭聲音太小, 調整阻抗大小, 對於聲量大小有影響嗎? 例如, 由4歐姆調為8歐, 聲音會比較大聲嗎? 會影響電流的大小嗎?
    如果那個喇叭耐受的電流沒有限制的話, 8歐會比4歐來得大聲嗎?

    因為是非理工人的發問,就請鞭小力些. 因為有的”工程師” 的解釋實在是聽不下去啊…
    先感謝您. ^^

    您寫得很好喔. 期待有更多的文章. 讚啦.

    1. Alicia 您好:

      根據您的提問,”喇叭聲音太小, 調整阻抗大小, 對於聲量大小有影響嗎? 例如, 由4歐姆調為8歐, 聲音會比較大聲嗎? 會影響電流的大小嗎?”

      根據歐姆定律,阻抗越低,電壓越低,電流越大。
      相反的,阻抗越高,電壓越高,電流越低。
      如果將擴大機8歐姆調整成4歐姆,影響的僅是擴大機的輸出功率,
      譬如8歐姆負載時120W輸出的擴大機,在4歐姆負載時就應該能240W輸出。
      但這只是數據,實際上在擴大機的安全保護下通常會做過載保護。
      所以實際上你設定到4歐姆,不一定會真的有240的功率輸出。
      而您所提的音量大小,
      還是必須了解到您揚聲器的規格,才好了解與擴大機的相互搭配上的問題。
      單純僅看擴大機的阻抗值僅是一部份的問題
      「阻抗」簡單來說,就是當聲音的訊號從擴大機到喇叭的傳輸過程中會遭受的「阻力」。
      阻力越大,擴大機就必須用更大的力量去驅動喇叭。
      所以若阻抗越小,喇叭就比較好驅動。
      即使音量沒有調得很高,喇叭感覺起來卻很大聲,就是喇叭本身的”靈敏度”很高。
      因此即便調整阻抗,但揚聲器的靈敏度很低,對音量大小影響並不會很大。
      如果本身喇叭的的靈敏度高,擴大機的阻抗也低,則微調音量大小就可以獲得很大的聲音喔

  2. 寫的很好,讓我外行的也能看懂,獲得知識,謝謝!